《我的1991》

第148章,春江花月夜,论会说话的重要性(求订阅!)(3/7)

  难得有个好点子,好题材,不能就这样浪费了。

    确定好了方向,那说干就干,艺术这种事情讲究灵感和临时手法,不能拖,也不用准备什么。

    摊开宣纸,弄好笔墨,直接开画。

    “春江花月夜”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,此诗共三十六句,每四句一换韵,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,创造性地在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。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,同时寄寓着游子归思的离别相思之苦。

    他不是新手画家,对于他这种老资格来说,诗词只要过一遍,就在脑海中有了大致构想,接下来的作画就是丰富细节的过程。

    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,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.

    整首诗在他的构想中,有长江、有明月、有乌篷船、有杨柳、有岸边的低矮木房子

    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,要把细腻笔触落到实处,一气呵成画完它得费一番功夫。

    国画不比油画,必须一气呵成,不能中途停顿和修改,所以非常考验一个画家的功底。

    人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时候,时间往往过得很快。

    不知不觉间,中午过去了,下午也没了,黄昏悄然而至。

    外面更是打雷了,下起了细雨,风一吹,窗户拍拍作响,卢安被猛然惊醒了。

    低头瞅画,差不多画完了,但总是感觉差点神韵和意境,盯着思忖良久,难道是自己的情绪渲染没到位?

    又看了会,卢安忽地右手一抄,偌大的宣纸直接化成了纸团,丢到了一边。

    不成!

    嘴里念叨着“不成”,卢安直接锁门下楼,往教室赶。

    这是他的习惯,没画好就直接舍弃,然后不做停留地离开画室,把情绪从刚才的氛围中尽快脱离出来,以免影响下一次创作。

    时间不早了,此时校园小道上静悄悄地没什么人,卢安这才下意识看表。

    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:7:23

    他娘的咧,悲催了啊!

    这个点晚自习早开始了,自己作为班长竟然成了管理2班第一个迟到早退的人,真是耻辱!

    加快脚步疾走到一路小跑,他只用了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