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明:家父永乐,永镇山河》

第62章 有钱了!原来还有这种赈灾方式!(3/4)

,汉王这些话语,并非没有道理。

    不过他们都成了灾民了,还能怎么办?

    “那汉王殿下有什么高见?”

    “高见谈不上,朝廷可以以工代赈嘛,多大点事儿。”

    朱高煦有些无奈,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。

    “以工代赈?这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金忠、顾佐、夏元吉几个人一听,顿时面面相觑,有些发愣。

    他们几位可都是饱读诗书的贤臣干吏,不说学富五车,至少都是博览群书的人。

    可是这“以工代赈”,他们压根就没听说过,还真是第一次听到。

    夏元吉皱着眉头,仔细琢磨了片刻,还是主动问道:“汉王殿下,何为以工代赈?”

    “以工代赈嘛,就是指爆发灾荒后,在灾区进行灾民救济的时候,不能仅仅只是发放粮食,还应该想办法将灾民组织起来干活,比如修筑河堤、疏通河道、修建城防、建造新屋舍之类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做有几个好处,一是起到了赈灾的作用,百姓也填饱了肚子,二是灾民有工作之后,也会更加安分守己,可以减少不法事情的发生,三是也做了不少民生工作,增强百姓对朝廷的凝聚力,四是可以算作灾区百姓的劳役……”

    朱高煦一口气念出了以工代赈的好几个优点,听得夏元吉等人一愣一愣的。

    古往今来,历朝历代赈济灾民,都是直接发放粮食。

    救灾是救灾,劳役是劳役,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项目。

    他们也是这样做的,从未想过还有这样互利互惠的新奇法子。

    夏元吉思索片刻之后,欣喜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这倒是一个非常新颖的办法,而且非常有效,灾荒年代,人心思动,朝廷不但给减免他们的赋税劳役,还给他们提供饭食,甚至共同帮助他们重建家园,发展民生!”

    “汉王殿下这以工代赈的法子,确实是很是不错!”

    其他几人接连点头,纷纷认可赞同。

    顾佐有些诧异地看了朱高煦一眼,却是冷声道:“汉王若是想要借此收买人心,生出不该有的心思,臣必定上奏天子弹劾于你,绝不留情!”

    朱高煦:“???” 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