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寒门祸害》

第646章 治水(2/6)



    不仅是堤坝崩塌,先前的钱打了水漂,由于往往伴随着村庄被淹,还需要从他的钱口袋里拔款救灾,当真让他气得咬牙切齿。

    亦是如此,嘉靖对督造堤坝的文官不满,甚至是恨之入骨。哪怕不信任太监的嘉靖亦是派出了宦官,让这些宦官充当河道监。

    不过,他这次是留了一手,督造堤坝的好事虽然给了这些宦官,但要求一到汛期,河道监则要到提坝上老老实实地呆着。

    “坝在人在,坝溃人亡!”

    这个招数虽然不人道,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。

    倒不能说完全杜绝了溃堤的情况,但无疑是大大地降低了豆腐渣工程的数量,同时亦是狠狠地打了一些文官的脸。

    华夏的政治就是如此,很多时候都认为非黑即白,一贯喜欢采用“一刀切”的政策。

    朝廷在派出河道监取得了成效后,在全国推行河道监制度,让宦官取代那些文官,且对那些督促堤坝的文官进行调查。

    夏顺水是二甲进士出身,拿到了可贵的留京名额,被分配到工部任见习主事。经过多年的摸爬打滚,终于升任了工部郎中。

    凭着他那时的资历和年龄,有很大机会能熬到工部侍郎的位置,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。

    只是他却赶上了那个坏时机,或许是他名字的关系,被朝廷派遣到黄河督造一段堤坝。这无疑是一个肥差,令到很多人羡慕。

    夏顺水却是保持着良知,并不打算行贪污之举。在朝廷将他撤掉,让一位宦官出任河道监,他只当是正常的调岗罢了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厄运落到了他的头上,当时的河道总督被查出贪墨,而他在督造堤坝之时,亦是按着以为的惯例,向河道总督衙门缴纳一定的“动工银”。

    正是如此,他因为这一笔小小的“动工银”,跟其他督造堤坝的文官一般被抄了家,而他本人则被发配到雷州海康千户所戍边。

    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工部郎中,一下子成为了戍边的罪民,当真是从天堂掉到了地狱。

    哎!

    雷长江听到夏顺水的遭遇,亦是颇为同情,因为他跟夏顺水的遭遇还有些相似之处。

    他原本亦是风光无限的京官,户部的一名兢兢业业的主事,但却因为得罪了顶头上司,却被发配到了这边陲之地。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