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国体育》

第四十一章 倾囊相授(3/5)

六七十年代的常态,这个时期比赛直播技术不发达,很难拍到球员做动作时的细节。

    那位发明牛尾巴过人的巴西人,他便不会在训练里做这个动作,也不会把这项绝技传给队友,必须等他退役后再说。

    这就导致很多巴西球员到现在都不会这一招,也给了吴杰将其发扬光大的机会,他甚至已经把这招教给了队友们。

    他觉得再过一段时间,古广明和赵达裕应该都能在比赛里做出这个动作了。

    那时候每个巴西人都会的动作,很可能就要变成每个中国人都会做的动作了。

    吴杰这时同样连犹豫都没有,而且说教他就马上教,拿起脚边一个足球,便仔细向队友解释自己的踢法。

    这时候没人知道吴杰不藏私也有原因,他是有信心真正学会这些技术的人不多,即便学会了也很难在比赛里用出来,“学会”和“使用”的区别可大了。

    任意球这种东西更是如此,几十年后无论哪一种技巧都不是秘密,但为什么真正的任意球大师还是只有那么几个呢?

    因为这东西需要极高天赋的同时,还要有大量时间进行枯燥的训练,最后还要有在比赛里主罚的资格。

    古广明学会了、赵达裕学会了、左树声也学会了……

    那又如何呢?

    你们有比我高的成功率吗?

    你们有足够多的实战经验吗?

    你们能抢走我的主罚权吗?

    他们学会了这些技巧后,唯一的用处是前往欧洲后可以为竞争主力增加大量资本,同时让吴杰不用总回来踢亚洲比赛,这些小弟们就足够在亚洲鱼塘里只手遮天了。

    #####

    “TMD,训练里踢得那么准,比赛里又是大失败!”

    两天后的比赛,吴杰在下半场第85分钟被换下时,脸上的表情不是很开心,就好像输球了一样。

    输球当然是不可能的,此刻的比分是4:1。

    中国队在能容纳三万人的“政府大球场”里轻松击败了主场作战的香港队,最后时刻还送给了主队一分当作是父爱。

    他的不爽在于比赛里又错失了四次任意球射门机会,尽管他依然头顶脚踢打入了两球,可一连五场比赛都没有任意球得分入账,他还是觉得运气很糟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