粒香、五常、盘锦和秋田小町。 孙姨失笑:“您这话说的,咱们讲究‘民以食为天’,这天南地北、地大物博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标志性的大米,委屈谁也委屈不到咱自己这一张嘴啊。” “不说那些个拿价格和故事当噱头的景阳、胭脂、富硒米或者国外的越光、利川、印度香、茉莉香,咱北方有五常稻花、镜泊响水、秋田小町、桓仁京租、方正,西边有羊脂籽米、米泉大米、珍珠米,靠南边儿也有原阳大米、京山桥米、增城丝苗、台山珍香、遮放贡、万年贡、上林米、泰国香……” 孙姨如数家珍,“不过南方籼米多,口感和咱们这边常吃的不太一样,煮饭的方法和用水也需要调整。有些米适合煮饭,有些米适合先煮沥干再蒸,还有的适合煮粥、做煲仔饭、炒饭、手抓饭,或者配不同的rou类、蔬菜,但好的米做出来那一样是香味浓郁、让人胃口大开。” 比起天天山珍海味、大鱼大rou,他们家更看重食材的新鲜、营养的均衡、烹饪的方法讲究用心,尤其黎锦秀味觉敏感、口味清淡,食欲不强却非常挑剔,不爱吃、腻着了或者有其他感兴趣的事了就不会再认真吃饭,小时候家里人为了让他多吃几口饭真是挖空了心思。 黎锦秀也是第一次听孙姨说这么细:“原来光是大米都有这么多品种。” “可不是,我去叫小樊。” 孙姨说完了,笑眯眯地出去了。 没一会儿,樊赤云过来用餐,三人吃过夜宵,各自回房间睡觉。 黎锦秀小腹里还不舒服,没吃什么东西,一回到房间就着急找伊青。 “伊青……” “在。” 伊青像是等候已久,显出了身形。 黎锦秀解开外套的扣子,微微蹙着眉,艰难地开口:“你留在我身体里的东西,不舒服。” 伊青走过来,环住他的腰,手掌落在了他的小腹上轻轻地揉动,黎锦秀轻喘了一声:“别揉。”又胀又难受。 伊青却笑了一声。 黎锦秀无端起了火气,回过头瞪他:“你是不是故意的?你知道今晚……” “我是故意的,但不是为了今晚的事。” 伊青也没料到黎锦秀会那么快想到那一茬,原来他还悠闲地等黎锦秀着急地叫他,谁知道黎锦秀转眼就跑出去了。 “真的……?” 误会了伊青,黎锦秀有些愧疚,但他很快反应了过来,什么愧疚不愧疚,明明就是伊青留下这些东西让他不舒服。 “真的。” 伊青声音很认真,“黎锦秀,你有你想做的事,也能做好你想做的事情,我比别人更了解你的好,我永远不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